第(2/3)页 先秦的过冬衣物,最多就是保障百姓正常情况下不会冻死,跟后世的羽绒服肯定不能比。 百姓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室外,还得进行大量重体力劳动,很难说还有多少效果。 饮食也是一样,扶苏最多也就是提供足够的主食和热水,油水什么的就别想了,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对每日都要进行重体力劳动的服役之人来说,效果也是很有限。 总得来说,理想状态下,扶苏尽力而为大概能把修建长城和直道的民夫存活率从不足五成拉到七八成左右。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 扶苏到底能调来多少物资很难说。 这两大工程所需的民夫数以十万计,基数实在太大,外加上流沙现在也腾不出手。 扶苏的所作所为,说到底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了……虽说这天命,本质上还是人祸。 蒙恬不敢违背嬴政的命令,同样也不愿违逆扶苏的意思,只能也尽一份力: “既然公子殿下有心,末将自当竭力相助。” 蒙家是个大户,但再大的大户也难以支撑数以万计百姓的吃穿用度,让蒙恬直接出钱出物他肯定没这个本事。 他能做的也就只是在职权范围内调动边军协助工程修建,以减轻服役民夫的压力,同时研究看能不能挤出一部分军粮物资匀给百姓。 帝国在军需物资供给上还算大方,不会算计的太紧巴,在不影响军队的情况下多少能挤出一点。 尽人事嘛,能帮一点是一点。 接着蒙恬赶紧转移了话题,“公子殿下,有个消息末将差点忘了汇报。” “收到确切情报,蜃楼再次出发了,这一次应该不会再出纰漏了。” 扶苏的注意力成功被转移,“哦,蜃楼又走了……有老师的消息吗?” 蒙恬摇了摇头,“没有,国师大人似乎消失了,明明不久前还在桑海露过面。” “公子殿下心系百姓,实乃社稷之福,都怪末将这些做臣子的无能,既不能解君上之难,亦不能纾百姓之苦。” 蒙恬吹捧扶苏的同时,把责任都揽到了他们当臣子的身上,尽可能的替扶苏减轻心理压力,顺便还隐晦的点了一下这事没得解决——君上之难无解。 嬴政这个皇帝到底难不难,这事没什么好说的,大家心照不宣,懂得都懂。 至少从表现来说,他确实很难。 北边的戍防,岭南的战争,运兵和御敌的工程,自己的皇陵……等等军国大事,他哪手都要抓,哪手都要紧。 如此一来,就算是皇帝也很为难——耗材有点不够用了啊! 这个困难,皇帝解决不了,所以只能不管不顾的强制推行。 嬴政没办法,蒙恬这些手底下干活的就更没办法了,只能奉命办事。 扶苏想解百姓之苦,就得先解君上之难,然后……就堵死了。 扶苏听得出蒙恬话里的深意,虽然不认可,倒也没有因此迁怒于他。 蒙恬是在出生入死的沙场战将,手下亡魂无数,不能指望他去切身的体谅民生多艰,人命珍贵。 作为军人,他最习惯的就只有服从命令和下达命令了。 但事情,还是得想办法解决。 “蒙恬将军言重了,你只是奉命行事,终究是……扶苏无能。”扶苏叹声说道,“但长城脚下数以万计的百姓不能不管!” “君命难违……公子殿下,末将知道您为难,但眼下也只能勉为其难了。”蒙恬不想扶苏再去触怒嬴政,想要劝说一二,“监工之事,末将愿全权代劳,殿下前些日子一直舟车劳顿,颠沛流离,还是好生歇息一段时间吧。” 蒙恬对扶苏确实没得说,直接把扶苏从监修工程一事中撇开,做好一切骂名往自己身上背的准备了。 扶苏却只是抬手一摆,示意蒙恬不必再说这种话,已经说了的他也只当不存在,自顾自地说道; 第(2/3)页